有这样一群孩子,他们不聋,却对声响不闻不问;不盲,却对周围视而不见;不哑,却不愿开口说话。他们就是星星的孩子,活在自己的世界里。他们怪异的行为常常让家长苦恼,让同伴不解。他们将自己与外界隔离,不喜欢与人沟通互动,不懂如何融入群体,不敢与人对视,专注于自己手中的事物,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......
这些星星的孩子医学上的定义为“孤独症谱系障碍”,更为人熟悉的叫法是自闭症,以男孩多见。近年来,孤独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。在我国,孤独症发病率达0.7%,孤独症患儿至少有100万,自闭症已成为儿童致残率最高的疾病。
一、孤独症是什么?
孤独症不是简单的「不想说话」或者「内向」,而是确确实实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,以社会交往障碍、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。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,三岁以后表现明显,绝大多数儿童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。
二、如何早期发现孤独症儿童?
了解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警示性行为标志——五个“不”
1、不(少)说:1岁半仍不会说话或语言进展慢;
2、不(少)看:没有目光对视或目光对视短暂;
3、不(少)应:叫其名不答应,我行我素;
4、不(少)指:少身体语言(缺乏身体语言或者没有身体语言);
5、不当: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和相关的感知觉异常。
孤独症至今病因不明,尚无特效药物。一般来说,6 岁前是孤独症的最佳干预期,其中,3 岁前是孤独症儿童语言学习的黄金期。年龄越小,大脑发育的可塑性越大,所以早发现、早干预是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最重要的基本策略。
科学的干预和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孤独症儿童的严重不良预后,孤独症的孩子可以通过合理的、个性化的、科学的、长期的干预获得不同程度的好转。
孤独症儿童社会功能严重受损,需要长期干预和照顾。由于这种长期性和特殊性,孤独症照顾者和专业康复人员也承受着巨大的生理、心理、社会和经济等多重压力。
「叶子掉在水里,还能泛起涟漪。照顾孤独症的孩子,却不一定会得到想要的收获。」
2023年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呼吁在关爱孤独症人士的同时,还需要关照孤独症照顾者和康复专业人士这一特殊群体。
他们和我们有些不一样,但又怎样,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。他们也值得拥有更美好的生活。如果我们每个人,都可以多了解孤独症一点点,让社会环境宽松一点,也许一切会好起来。
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是金华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、承担全市残疾儿童康复等任务。科室设备齐全,配有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训练仪、耳声发射仪、脑干诱发电位仪、中药熏蒸治疗床、儿童感统训练室、儿童康复悬吊及中低频电疗仪,还配有儿童心理测试、营养分析及生长发育评价软件,致力于儿童全程健康管理和有效康复训练。针对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及骨关节病、神经肌肉病等诸多儿科疾病进行防治与康复工作,降低残障发生程度。擅长以下疾病的诊断、治疗:孤独症谱系障碍、脑性瘫痪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、语言发育障碍、学习困难、智力低下等。
预约挂号:儿童康复门诊
儿童康复门诊地址:金华妇幼保健院门诊445房间
咨询电话:0579-891636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