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十月怀胎辛苦,要忍受孕期的各种反应,还有分娩时的疼痛。分娩时,产妇大量出血、出汗,再加产创,产后亡血伤津、血脉空虚、元气耗损、 瘀血内阻,呈现“多虚多瘀”的体质。因此产后调理对于女性来说至关重要,否则将会落下人们常说的“月子病”。
孕妈妈们产后要谨记:慎寒温(注意保暖,避免风、寒、湿邪的入侵)、适劳逸(须多卧床休息,避免长时间坐姿或站立)、勤清洁(产后6周内不宜盆浴,体质较差或有伤口尚未愈合者改为擦浴)、调心境(保持心情舒畅,情绪稳定,最忌大喜大怒,以免扰动气血)、调饮食(产前宜清,产后宜温,食物以富营养,易消化,荤素搭配为好)。
那么,在产后如果出现排乳不畅、漏尿、便秘等常见症状,应该如何进行改善呢?
一、排乳不畅、乳房胀痛
很多新手妈妈产后担心宝宝吃母乳会饿着宝宝,觉得吃奶粉长得快、又省时省力,忽略了母乳喂养的意义,经常不进行亲喂,导致排乳不畅、乳房胀痛、乳腺结块触痛、乳汁难出或有结块等情况,中医上称之为“乳痈”。
这种情况可进行中医手法排乳,按摩前先将乳房局部热敷,随后按摩刺激乳晕1—2分钟,再由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按摩,按摩膻中、乳中、乳根、天池等穴位,并指导宝宝加强吸吮,保持乳腺导管通畅,可以很有效缓解乳房胀痛、排乳不畅的问题。
二、产后便秘
很多产妇的妈妈看到女儿生产以后,就迫不及待地给产妇做各种好吃的、各种补汤,导致产后饮食机构不合理,卧床时间过多缺少活动,肠蠕动减弱导致便结,大便2—3天不能自解。
这时,可进行中医手法便秘推拿,取屈膝双脚取半卧位,腹部自然放松,暴露治疗部位,操作者双手相叠,两手臂垂直向下,全掌对按摩的部位给予一定的力量和时间的向下压力和刺激,在按摩的同时手不可离开原来的部位,力度由轻到重,节奏由慢到快,以患者感觉酸胀为宜。按摩天枢、气海、关元等穴位,进行环形按摩,每处按摩约5分钟。推拿并结合营养均衡的饮食结构,能够有效缓解便秘、排便不畅的困扰。
三、盆底肌松弛、漏尿等
产后很多妈妈们出现了水桶腰、漏尿、阴道松弛等情况,大家别担心,除了进行专业的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之外,每天可坚持复式呼吸及凯格尔运动,快肌收2秒、放松4秒,慢肌收5秒,放松5秒,交替进行,在步行时、乘车时、办公时都可进行,为您解除女性妇科问题。
四、四肢关节酸痛
产后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、疼痛、全身乏力、失眠烦躁等各种不适,可以进行督脉熏蒸治疗、穴位按摩等,增强机体正气、预防疾病,缓解各种不适。中药督脉熏蒸,可有效激活全身细胞,调理内分泌,疏通经络、驱风散寒、发汗排毒。